7.高速精密 AD:14 位、350K
8.动态范围:96dB 参数设置
9.采样频率、高通滤波、低通滤波、采样长度可以任意设置
10.频谱种类:幅值谱、功率谱、相位谱、倒频谱等
11.谱线数:400、800、1600、3200
12.时域采样:1024、2048、4096、8192、16384
13.窗函数:汉宁、矩形等

◇ 无线射频卡功能可以为每一台设备设定一个编号,可以快速将测量值存到该编号下面,方便和之前的历史数据做对比
◇ 轴承故障快速诊断,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分析出轴承的好坏,大大缩减了现场技术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准确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劣化程度,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管理制度化、操作技术规范化的检查维护工作称为设备点检。所谓“点”,是指设备的关键部位,通过检查这些“点”,就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设备技术状态的信息。
一、设备点检的作用和意义
设备点检是一种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它的指导思想是推行全员和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维修”来取代“计划维修”。其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设备点检制度能使设备隐患和异常及时得到发现和解决,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高了完好率和利用率。
(2)由于每项检查作业都有明确、量化的检测评定标准,既保证了每次检查和维护的质量,使突发性事故的可能性降到低限度,又减少了事后抢修工作量,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维修费用。
(3)设备点检工作目标明确、考核具体、管理规范,有利于推行各种经济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专职检修人员。
(4)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设备技术资料档案,便于信息反馈和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点检实绩分析的内容
1)点检实施效果的分析
根据生产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和设备系统专职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实绩的掌握,验证点检计划表,定期(周期)管理表和设备劣化倾向管理表的正确性,预知点检计划表的精确度,分析预防维修所占整体维修计划的比重,使点检的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对点检标准和维修技术标准中发现有不符合的部分,进行修改。
2)设备故障的分析
根据设备状态、隐患、故障信息的掌握,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其现象、造成的原因以及发现的途径和可能重复故障问题点,针对性的提出必要的降低故障的对策,改善的措施和实行,达到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重复故障的重演的目的。
3)定(年)修计划实施精度的分析
根据定(年)修计划时间和计划项目实施情况的掌握,检查定(年)修计划的精确度,要求计划项目能100%完成,做到定(年)修项目不变更、不增减的管理目际。
4)维修费用分析
维修费用分析,包括检查维修费用预算的正确性,分析维修费用使用的合理性,达到既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要逐步减少维修费用的目的。
分析的方法
把握点检实绩是重要的,因为他是实施分析的前提,也会给设备管理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没有真实性的实绩,会给管理者蒙上一层模糊的假象,因而会失去机会,甚至是决策错误。但是有了实绩,如何来进行分析,这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现代管理七种分析方法,适当的选择进行分析。当然,也可以应用其他新七种分析方法。
1)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寻找主要问题的方法。寻找主要矛盾,找出主要问题,排列图法较为有用。如用排列图找出故障的主要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同样,也可以作出故障停机时间排列图或故障修理排列图找出故障停机时间主要问题和处理对策的主要问题。
2)倾向推移法
倾向推移法又称倾向管理法,根据推移曲线进行前后分析对比,也可以在推移图上找出存在问题点和经验点,以采取相应对策,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的步骤和方法。以定期时间为基础,相应记载变化值,连成曲线表示在同等生产期中设备效率的升高和故障的下降。如图5-2所示,A线表示了效率上升的情况,B线表示故障逐步下降趋势。
3)直方图法
将预先设定的计划目标计划数值,按比例记入到图表里,构成直立的方块图;同时在相应处,记入相同比例的实绩值,这样,计划值与目标值相对比,可以看出计划与实绩的差距,证实计划精度的高低,同时也与历史实绩进行对比,看其计划性如何,基本可以说明工作效率如何,效率在提高还是下降,找出存在的问题点,进行分析评价。
4)焦点法
焦点法是找出问题点、便于分析的好方法,简单明了、问题突出、分析效果显著。一般也可以用于设备故障分析之中。如图5-4,把一个整圆等分,分割成数块(6块或8块),每一块都表示了点检区设备的有标准化问题点的一部分,每一部分引起故障次数,均用量线段表示,这样把点连成多边形,即形成了具有评价的分析图。
其中:(1)故障装置部品分布;(2)故障部位分布;(3)故障现象分布;(4)直接原因分布;(5)发现途径分布;(6)主要责任分布。
根据上述分析,即可找出设备薄弱环节或难以维护部位,提出改进意见。
-/gbacjig/-
http://www.lfbingyang.com